x
以创新方法挖掘智慧力量
来源:
访问量:7768
发布时间:2012-05-15

在极富文化氛围的云南保山市图书馆有一《保山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几个高大的书架装满了各种社会科学图书资料,为保山的社科专家研究工作提供日常服务,更主要是这里每月组织一次社科专家沙龙,使这间不到20平米的屋子成了保山社科专家思想信息交流碰撞的场所。社科专家沙龙由保山市社科联和保山市图书馆共同组织,每期交流的主题确定以后,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相关专家,沙龙开始由一位专家作主题发言,其他专家结合自己的研究展开自由发言,进行交流。保山社科联的同志认为,组织社科专家沙龙活动,主要是为了突破传统的、《行政化》的模式,充分发挥社科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社科专家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沙龙活动的组织,可以达到以下效果:及时向专家学者传达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听取专家的学习意见,是一个决策的论证和意见反馈机制;作为社科联可以适时了解所属区域专家的意见建议或阶段性的研究重点,同时,通过参与专家的发言,又可以使正在研究的某些专题能够最大限度的汇聚当地专家的智慧,使这些研究成果的内容得到丰富、质量得到提高。因此沙龙成了当地党委政府非常支持、专家学者踊跃参加的品牌性活动。

为了团结和组织保山市内外的社科专家挖掘保山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保山的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以智慧的力量服务地方发展,2006年成立的保山市社科联,紧紧围绕《联》字创造性的策划和开展了许多工作,以工作方法的创新挖掘智慧的力量,探索基层社科工作路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抓住重点人才,围绕《联》字作文章。保山有一大批知名的社科专家学者,他们基础扎实、学风严谨、建树颇丰,为保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是保山现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基础力量。市社科联成立后,聘请了市内的36名社科专家学者作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保山分院首批特约研究员和《保山社会科学》杂志特约撰稿人,建立了保山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家库。2007年,市委、市政府又聘请31名市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保山南亚研究的专家组成员,巧借外脑,内引外联,内外联动,通过市外专家的带动,提升保山的社科研究水平。

二是完善社团管理,发挥系统辐射效应。保山有市级社科学术社团24个。这是市社科联联系社科工作者的天然桥梁和纽带,也是系统业务知识培训、管理经验交流、思想理论研讨的基础阵地。由于行业部门的重视,社团班子得力,经费保障充分,大部分社团日常管理规范、学术氛围浓厚、研究成果丰富,在市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如:金融学会、地方税务研究会、傈僳族研究会、傣学研究会等。市社科联加强对社团的指导,使其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发挥好系统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辐射功能,促进全市社科工作的发展。

三是强化基础工作,联合建立研究机构。基层社会科学研究工作,面临着三个基本问题:一是研究数据缺乏,二是经费保障困难,三是研究力量薄弱。为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夯实研究基础,突破基层社科工作瓶颈,市社科联分别与四个社科人才相对集中的单位联合建立了四个专业性研究所,即:民族文化研究所、医学社会学研究所、党史党建研究所和传媒研究所,这些研究所集中人才优势,营造研究氛围,推动团队合作,打造优长学科;与八个具有代表性、基础性的单位建立了八个研究基地,即:青少年发展研究基地、农村劳动力发展研究基地等,这些研究基地在联系专家的指导下,开展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提出研究课题,培养基层研究力量,倡导和强化痕迹管理。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