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
来源:
访问量:4824
发布时间:2011-09-23

正确判断时代特征,准确把握时代潮流,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出发点,而在此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是其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正如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这篇文章中所说: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即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中国人民的根本要求,并以此为基础,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实际,明确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使我们党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始终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核心,在领导中华民族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后,又朝着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更高目标前进。
由于十月开辟了人类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革命的新时代,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因而极大地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使殖民地解放运动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变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变成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从此,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一个整体,冲击着整个资本帝国主义制度。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在这种时代,任何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如果发生了反对帝国主义,即反对国际资产阶级、反对国际资本主义的革命,它就不再是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属于新的范畴了;它就不再是旧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即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这种革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已经不能当作世界资本主义反革命战线的同盟军,而改变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战线的同盟军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由于我们党处在幼年,理论的不成熟、实践的不深入、经验的不丰富决定了我们对时代特征和具体国情的把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难摆脱脱离实际的或左或右的错误思想的干扰,给中国革命带来严重影响。但随着我们对战争与革命的时代特征和半封建半殖民地基本国情认识的不断深化,我们党逐渐摆脱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理论创新的历史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正是基于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我们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动力、革命的前途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的思考,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课题,为最终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指明了方向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新的历史征程。在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前提下,通过1949-1956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党在初步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中,顺利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尽管1956年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也明确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在建设实践中也取得了许多的成就。但由于对《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④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对70年代中后期以来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的趋势思考不深,使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出现了偏差,逐渐放弃了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反而不断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使党的中心工作受到《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在实践中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很大损失。教训是十分惨痛的。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次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通过拨乱反正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从时代特征、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全面、系统、深刻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布局、战略重点的基础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的前提。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发展明显加快。在经历了上个世纪末的世界政治动荡和世界经济调整后,世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也进入了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但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给我国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社会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迅速向前迈进。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也给中国共产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党所肩负的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大国关系日趋复杂,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呈现出新的特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仍占优势,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不断增多,使得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现状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此外,中国共产党在《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自身的变化也给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面对广泛而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和《党情》,中国共产党要解决好时代提出的新问题,迎接好时代提出的新挑战,开创好发展的新局面,就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准确把握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特征,不断解放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来观察世界、观察中国,以理论和实践的新创造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开拓和党的建设工作的新发展。正是由于我们能够把握时代发展,坚持理论和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党正是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回顾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把握时代潮流、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前提。展望未来,历史的经验也明确告诉我们,这仍将是中国共产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前提。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页。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8页。
《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作者:云南民族大学马列部主任、教授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