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西部道路 ——— 《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简介
来源:三等奖
访问量:5630
发布时间:2019-07-18

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西部道路

 ——— 《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研究》简介

 晏 雄

 

 一、内容摘要

  本书以云南丽江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为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有别于国外和我国东部地区以发展都市文化产业为主的新路子。同时,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集群本身也存在生命周期,为实现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塑造集群品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才能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主要创新点或特点

 

本书提出并界定了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认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是文化产业集群的进一步细分,它既具有传统产业集群和一般文化产业集群的共性特征,又具有其特殊性。进而界定了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并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形成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既要具备要素条件,即民族文化资源要素、文化环境要素、社会资本要素、文化市场要素、民族文化产业人才要素,也要具备空间条件,即地理空间、经济空间和社会文化空间。

 

本书在对贝斯特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动态模型,认为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经历了萌芽、起始、成长、拓展、成熟五个阶段。并进一步研究了丽江东巴文化、商业文化、古城文化对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作用机理,认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只有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中才能得以发展。同时,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当地社会文化,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影响着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

 

本书尝试性地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及其相互作用模型、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品牌形成机制、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形成模型,认为丽江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只有形成区域创新网络、塑造集群品牌、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才能形成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贡献

 

一是提出并界定了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要素条件和空间条件。

 

二是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形成及其相互作用模型、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品牌形成机制、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形成模型,为民族文化产业集群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晏雄,男,汉族,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云南公共经济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学术论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 5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富集地区文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12BMZ058)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编 《跨文化管理》(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财经管理系列适用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云南边境地区社会治理与社会发展》(社科文献出版社)等教材、著作5部。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