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
来源:
访问量:7323
发布时间:2019-06-03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引用《礼记•大学》中的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来强调“明德”的重要性。时隔不到一年,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寄语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讲话精神,就是要树立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理念,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通过创作来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树立“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理念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我国古代文艺创作(包括学术创作)的一个优良传统。在我国古代,柳宗元提出“文以明道”,韩愈提出“文以贯道”,周敦颐提出“文以载道”,都强调文艺创作不仅要注重技巧和形式,更应当尊崇、阐明和弘扬大道,承载起教化民众、匡扶风气的功能。按照“文以载道”的传统,好的文艺(学术)作品要以美的内涵和形式激浊扬清、陶冶情操,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明辨是非。《群书治要•政要论》讲到:“夫著作书论者,乃欲阐弘大道,述明圣教,推演事义,尽极情类,以为法式。当时可行,后世可修。且古者富贵而名贱废灭,不可胜记,唯篇论俶傥之人,为不朽耳。”在桓范看来,读书作文要以阐发、弘扬大道为终极目的,“作者不尚其辞丽,而贵其存道也;不好其巧慧,而恶其伤义也”。可见,我国古人将著书立说视为千古之事业,当作载道弘道的基本途径,是“三不朽”中的重要一环。纵观古今中外,但凡优秀之文艺作品,无不是以纯正之心、纯真之情,通过艺术的方式,实现对思想的升华、对真理的弘扬、对精神的建构、对道德的阐发,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虽然侧重的是“术”,但仍然“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为此,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起“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理念,做到以道驭术,以术弘道,创造出承载大道、弘扬正气的文艺和学术作品,切实肩负起彰明德行、止于至善的社会职责,更好地承担起教化民众、引领风尚的时代使命。

  “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

  在我国传统社会,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东汉哲学家王充说:“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什么是“德”?《说文解字》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朱熹《论语集注》“为政以德”章注:“德之为言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这些论述都强调“德”乃是向内求取的结果。正因如此,我国古人特别强调读书人要做到德业双修(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就是德艺双馨)。孔子曾忧心忡忡地感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在当代社会,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均属于培根铸魂的事业,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重要使命。先做人后做文,先立德后立言,是文化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古人曾说:“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早在魏晋时期,曹丕就在《典论论文》中说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就意味着,只有用“传世之心”,才能创作出经世之文。在我国文化史上,韩愈志在弘道,得以“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语);范仲淹以文载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大家不仅要在文艺创作上追求卓越,而且要在思想道德修养上追求卓越,更应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今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为此,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坚守高尚职业道德,多下苦功、多练真功,做到勤业精业”,真正把做人、做事、做学问统一起来,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通过创作“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社会道德领域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文艺界,少数文艺工作者在金钱驱动下放弃艺术理想和担当意识,一味迎合部分消费者低级庸俗的消费欲望,将一些宣扬封建迷信、色情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文化垃圾推入文化市场,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他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觉肩负起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道德、示范精神文明的责任,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在学术界,少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禁受不住外界的诱惑,逐渐抛弃了传统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学术传统,将学术研究当作求取功名的敲门砖,热衷于纯粹技术性质的学术研究,这样的“学术成果”终究难以获得长久的生命力。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崇尚“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讲究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潜心研读经典,理性观察生活,深刻洞察社会,提出真知灼见,推出学术精品,真正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

  总之,“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也是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本分所在。广大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具有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通过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更好地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2019年03月11日发布于云南理论网

       执笔:赵娟、谢青松  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云南大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建议意见 | 网站声明 | 文件下载
版权所有: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友情链接:
网站二维码